中国新闻网
2024-06-25 13:38发布于北京中国新闻网官方账号
6月24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团走进延安市南泥湾。如今的南泥湾经过了多种形式的生态治理后,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绘就了一幅“红色南泥湾、陕北好江南”的美丽画卷。据介绍,南泥湾年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为南泥湾发展红色主题教育、乡村振兴、生态旅游产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图为南泥湾千亩稻田绿意正浓。(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6月24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团走进延安市南泥湾。如今的南泥湾经过了多种形式的生态治理后,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绘就了一幅“红色南泥湾、陕北好江南”的美丽画卷。据介绍,南泥湾年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为南泥湾发展红色主题教育、乡村振兴、生态旅游产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图为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6月24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团走进延安市南泥湾。如今的南泥湾经过了多种形式的生态治理后,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绘就了一幅“红色南泥湾、陕北好江南”的美丽画卷。据介绍,南泥湾年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为南泥湾发展红色主题教育、乡村振兴、生态旅游产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图为游客走进南泥湾景区参观。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6月24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团走进延安市南泥湾。如今的南泥湾经过了多种形式的生态治理后,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绘就了一幅“红色南泥湾、陕北好江南”的美丽画卷。据介绍,南泥湾年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为南泥湾发展红色主题教育、乡村振兴、生态旅游产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图为游客乘船游览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在陕北干旱、半干旱区中,这样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尤为珍贵,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湿地生态修复的示范案例。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6月24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团走进延安市南泥湾。如今的南泥湾经过了多种形式的生态治理后,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绘就了一幅“红色南泥湾、陕北好江南”的美丽画卷。据介绍,南泥湾年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为南泥湾发展红色主题教育、乡村振兴、生态旅游产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图为游客参观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6月24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团走进延安市南泥湾。如今的南泥湾经过了多种形式的生态治理后,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绘就了一幅“红色南泥湾、陕北好江南”的美丽画卷。据介绍,南泥湾年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为南泥湾发展红色主题教育、乡村振兴、生态旅游产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图为游客在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游览。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6月24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团走进延安市南泥湾。如今的南泥湾经过了多种形式的生态治理后,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绘就了一幅“红色南泥湾、陕北好江南”的美丽画卷。据介绍,南泥湾年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为南泥湾发展红色主题教育、乡村振兴、生态旅游产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图为游客在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拍照留念。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查看原图 49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