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子长市余家坪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新模式,整合资源,以党建联建带动抱团发展,释放“1+1>2”的叠加效应,实现联建村共富共兴。
“联村”筑堡垒,凝聚发展合力。按照建一个组织,统一地资源,活一方经济的思路,坚持地缘相邻、产业相联、资源相融、规模相符原则,成立了新寨河、王家湾、崖头联村党支部,以组织联建、资源共享、产业联合促进3村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实行党员共管,定期召开例会,组织党员一起学习、培训,研究推进联建村日常工作。党组织领导联建村统一用地标准,合理布局产业项目,实施人才跨村通用,建立新寨河联村饲料厂、王家湾万润蛋鸡养殖基地、崖头红枣蛋鸡养殖基地、新寨河联村饲草青贮打包基地,让“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发展”,切实把联建村党组织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联建”选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充分利用农村闲置旧窑洞、土地、院落等原生态资源,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打造联村产业。联村党支部引导联合社承包了新寨河岭湾1000余平方米闲置院落建成饲料加工基地,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万元;崖头村向联合社出租闲置窑洞及院落,村集体每年租金收入1.8万元,发展红枣乌鸡养殖产业分红,村集体每年保底收入2万元;王家湾村向联合社出租高标准大棚10座,发展梅杏、冬枣、草莓、西甜瓜等时令水果,每年能够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6万元;联合社还承接3个行政村玉米回购及秸秆打包业务,联建村村集体分红纯利润9万元。通过联合社产业发展带动,3个村集体每年增收超过20万元。同时,联村产业吸纳了全镇在家农户及老弱劳动力再就业,窑洞养鸡模式中每孔窑洞农户保底收入500元/月,大棚用工费用则根据工作量随时调整。在家农户既可以务农,保障基本生活收入,又可以在农闲时务工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联企”聚人才,注入发展活力。坚持党委引路、支部带路,为返乡创业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以释放创业活力。吸引两名创业青年返乡投资,并选派王家湾村返乡青年石涛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习考察窑洞养鸡理念、技术及管理方法,结合本镇实际情况,创立了“子长联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通过联合社牵头+政府引导+村集体经济入股+农户参与的方式发展产业,实现了村社共赢。建设了陕西省万润农民田间学校,打造田间课堂,为各村农民提供种植、养殖等农业技术培训,提升了农民素养和技能,累计培训种养大户和脱贫户756人次,壮大了本土人才队伍,为联村产业发展注入动能。
“联谋”创新路,提升企业效益。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村集体或农户提供自家闲置的旧窑洞和鸡的日常喂养管理,企业无偿提供窑洞改造、养鸡设施、鸡苗、技术指导、防疫和鸡蛋销售,养殖户参与分红,形成企业、村集体和农户三方共赢的营销模式。在打通销路的过程中,一方面和学校积极对接,将鸡蛋供应给学校,同时在线下门店进行销售。另一方面,在线上推出认养一只鸡模式,客户一次性出资500元认养一只鸡,合作社每月按客户需求派人配送20颗红枣鸡蛋,保证客户可以每月吃到新鲜的乌鸡蛋,配送时间为一年,一年时间到期后,合作社将认养的乌鸡宰杀后真空包装第一时间配送到客户家中,目前已售800多单,收入40余万元。
(供稿:子长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