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陇县城关镇依托“党建+”模式,加快推进“四美”红旗村建设,率先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带动作用强的村党组织,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党建领航筑堡垒“五式”推进创标杆。坚持实施“五式”措施,让党建引领具体化成果化。清单式推进。建立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压实创建责任,着力提高建设质效。挂图式督战。搭建夺标“四美”红旗村挂图作战工作体系,制作进度图,按图指挥、按图推进、按图督战、按图问责,确保每项工作都聚焦靶心。蹲点式指导。建立党委书记牵头推进、班子成员蹲点指导、各党组织具体抓落实工作机制,凝聚强大工作合力。坚持融合式发展。坚持“融入式”服务。将创建工作与村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乡村振兴工作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相结合。销号式达标。要坚持问题导向,采取“销号制”,细化措施,明确时限,逐一整改销号。形成常态长效机制,确保评选出的红旗村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
产业带动树标杆,“借鸡生蛋”强造血。加快“家家有产业,村村有规模”乡村经济发展新模式推进力度,立足城郊“菜篮子”,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依托欣绿蔬菜专业合作社、堎底下村大蒜基地,辐射带动108名社员和周边200户群众发展蔬菜600亩,户均实现增收1.5万元。丰富台塬“果盘子”,深入实施果品产业振兴行动,累计建成台塬林果产业带达1.13万亩,挂果面积已超过6100亩。同步推进榛子、西瓜、冬枣、火龙果等特色林果种植,年均创收达1.1亿元,亩均收益2000元以上。走活浅山“羊路子”,依托飞鹤集团、和氏乳业等龙头企业,推行“龙头企业+园区+合作社+农户”带动模式,建成规模奶山羊养殖场24个,奶山羊存栏6700只,年产鲜羊乳290余吨,带动300多户群众镶嵌在产业链条上,实现增收1.2万元。
“雁阵齐飞”强基础, 人才振兴“燃活力”。坚持以破解农村领域“力量不足”问题为抓手,“头雁”引领强基础,积极发挥“头雁”队伍优势,按照“党支部定方向、两委班子抓落实、党员群众齐参与”的模式,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全面助推乡村振兴。“家雁”奋飞增就业,积极实施“新农人”引领计划,立足本土组织动员各类致富能手加入“家雁”行列,依托贴息小额信贷、村级互助资金和协会产业启动资金,引导群众积极发展种养殖产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归雁”助飞促增收,积极探索“候鸟式”聘任、“周末式”专家等引才模式,加大人才柔性引进力度。依托关中奶山羊产业研究院、西农大核桃试验站等校地、政企合作平台,引进专家教授13名,到“田间地头”“牛场羊舍”等现场“把脉问诊”40余场次,解决“疑难杂症”103个。
供稿:陇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