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青木川镇青年干部履职能力,拓展其创新开放思维,镇上扎实开展“火种计划”青年研讨活动,成立了10名机关青年干部组成的青年学习讨论小组(简称:青木川镇“火种小组”)。由镇党委书记和副书记2人担任观察指导员,组宣委员担任学习责任人及组长,具体制定小组学习制度、计划和目标,明确线下学习阵地,组建线上交流平台,确保小组随时随地交换点子。
经组内多次讨论,最终确定“探索青木川镇农文旅融合发展下的新产业新业态与新模式”为学习研究课题,开展学习交流10次、现场观摩7次。
在这近一年的不断探索学习中,青木川新青年最终碰撞出具有创意的“青小青·剧本杀、青小青·数字化、青小青·研学、青小青·艺术融合农旅”4个思维“新火花”,意在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让游客体会与众不同、精彩纷呈的“青木川十二时辰”,开启“青山清水青木川24又24小时旅程”。
青小青·剧本杀+旅游:意在结合青木川实际撰写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和体验性的“剧本杀”,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需求剧本,尤其是年轻人和亲子家庭。小组在不断地探索中发现青木川镇非常适合“沉浸式剧本杀+青木川特色民宿+地道宁强美食”相结合的“剧本杀+旅游”新模式,让前来旅行的游客用餐、睡觉都在戏里,不论特色菜,还是店家自酿的甜蜜蜜,都足以让其感受到青木川独特的风土人情。结合剧本杀和古镇旅游,可吸引大量游客体验,同时带动住宿、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增长。
青小青·数字化+旅游:小组立足青木川千山茶园和瞿家大院建筑群,设计“茶+观光 +休闲节庆 +度假”新模式,培育新业态,力争结合“剧本杀”思考,从一定程度提升茶旅吃住游沉浸式体验服务水平。
目前,小组正在进行更深入的调研,学习“农业+数字化+科技”成功案例,计划依托千山茶园新业态,结合多维角度,设计例如:3D茶园小火车、3D茶山漂流记、VR茶山等新一代休闲农旅融合产品,让游客体验数字化旅游带来的全新观光视野和感官感受。
青小青·研学+旅游:当下越来越多的家庭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于是小组重点研究了“农旅+研学+旅游”独特的体验性和教育性,将致力于体验式研学项目的探索思考,将农耕体验、采茶制茶、羌绣羌编、辅唐宴制作等加入研学课题,培养古镇非遗传承人,打造沉浸式特色研学项目。
青小青·艺术+旅游:在走村入户中小组成员发现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手工艺人,以其他地区文创产品为范本,小组认为通过“商户+基地+农户”、“传统+创意”新模式,引导村民尤其是“手艺人”参与,培训其在手工中融入艺术元素,便可以设计制作出具有青木川特色的“手工”地图、打卡地图、小青扇、手工皂等文创产品。
近一年的研学,让青木川“火种小组”各成员熟悉了更多政策,开放了思维,例如在结合发展“观光农业”修建最美采茶步道等充满艺术气息的农业景观时,认为应全部计入“打卡地图”打卡点,设定通过打卡兑换限定文创产品规则,促使游客增加旅游线路,延长产业链,提升农业综合价值。
青木川“火种小组”新青年碰出的一系列思维“新火花”,旨在充分发挥农文旅体验化、科技化、艺术化、IP化、游戏化、节庆化等特色,打造具有青木川地方特色的文化IP,为游客提供独特文化体验,增强其文化认同感。新时代的基层新青年需要有新思想,只有在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进步中才能提升能力提高本领。
(供稿:宁强县青木川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