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潼关县农业农村局聚焦“联农、带农、为农、兴农”目标,以帮扶产业“四个一批”为核心,按照“稳规模、强龙头、提质量、带农户、增效益”的发展路径,围绕“全面排查、综合研判、分类处置、创新盘活”等举措,立足实际精准盘活各类闲置资产,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群众增收和村集体收入增加,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拉网式”排查,全面摸底“寻病灶”。坚持摸排全覆盖,统筹推进,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衔接资金项目专项排查整治活动的通知》,组建县镇村三级业务专干摸排工作队,采取查阅资料、实地核查、座谈了解、卫星定位、拍照取证的方式,分年度逐镇(街道)、逐村、逐项目,对全县各村(社区)巩固衔接期产业发展项目全覆盖式排查,详细了解衔接资金产业发展项目资产现状,共摸排产业发展项目157个,低效闲置项目63个。
“点对点式”会诊,一村一策“开良方”。加强资产盘活处置,出台了《盘活利用闲置低效财政衔接(扶贫)项目资产试行办法》,印发了《关于加快盘活利用闲置低效财政衔接(扶贫)项目资产的通知》,各镇(街道)按照“村级申请,镇级审核,县级认定”程序,结合实际及时会商洽谈,召开潼关县盘活利用闲置低效财政衔接(扶贫)项目资产县级审定会,进行综合分析研判,落实专人负责,按照一村一策精准制定盘活方案。
“分类式”推进,精准施策“见疗效”。分类指导,精准施策,通过“定租、免租、减租、奖租”四种模式有效盘活农村闲置低效项目资产。盘活整合闲置学校、废弃集体房舍、废旧宅基地等资产,在南头村、四知村、太要社区建设粮油加工点3个。截至目前,固定租金运营3个项目资产,减少租金运营32个项目资产,免除租金运营12个项目资产。
(供稿:潼关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