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播时节又刚好碰到汛期,连日的大雨冲毁了生产路,实在让人发愁,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镇上的党代表工作室反映了情况,没想到镇政府很快就派人来整修了道路,不仅让我们几户群众秋播顺利进行,也让我们出行安全有了保障!”宝鸡市陇县八渡镇村民何加太高兴地说。
这只是宝鸡市党代表服务群众的一个小小缩影。近年来,宝鸡市聚焦促进各级党代表更好履职尽责、发挥作用,从科学布局、丰富形式、创新探索三个方面精准发力,实现了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从“仅有制度规定”到“常态标准运作”的转变,切实推动人员下沉、政策下沉、技术下沉、服务下沉,畅通党代表和群众意见反馈机制的“绿色通道”,架起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
科学布局方便服务
“自从我们检察院以我个人名字命名的党代表工作室成立后,先后接待群众30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0余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50余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17件,让我深刻感受到将党代表工作室建到群众家门口的重要性,服务群众更加方便了。”陇县县党代表、检察院干部杜晓敏说道。
坚持“就近就便、易于开展”原则,按照有固定场所、统一标识、服务主题、联络人员、活动记录,公开党代表联系方式、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工作流程、活动安排的“五有五公开”标准,搭建起党代表履行职责、联系党员群众的工作平台,全市建成正常运行的标准化镇街党代表工作室116个,品牌特色鲜明的个人党代表工作室7个,助推基层治理的村(社区)党代表工作点158个,让党代表有日常工作地、有群众接待处、有具体工作安排。设立“党代表接待日”轮流驻室接待或主动访谈基层党员群众,听取意见建议,加强沟通交流,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及时受理、集中商议、协调解决,让党员群众诉求“有门进”。对受理的群众诉求、意见建议按照“登记—接待—处理—回复—反馈—归档”的“六步工作法”,确保群众意见“上得来”,诉求“办得好”,结果“得人心”。
丰富形式作用突出
“有党代表来给我们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们才知道中央开的这么一个大会,和我们老百姓关系这么大!”眉县县金渠镇范家寨村村民范拉续听完宣讲,激动地说道。
宝鸡市进一步丰富拓展代表履职形式,依托智慧党建系统、远程教育等平台对生产和工作一线党代表进行线上、线下各类培训26班次3200余人次。党代表们通过组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团、三支人才服务队和志愿服务队等队伍,常态化开展来访群众接待、入户走访,提供政策宣讲、实事代办、法律援助等党代表活动,将所学所悟通过开展宣讲、会议精神解读等方式,与群众面对面进行互动交流,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在基层落地开花结果,实现理论政策知晓“零耽误”、政策落地“快准实”。
前三季度,全市党代表累计接待、走访、服务党员群众2.3万余人次,开展活动1200余场次,收集党员群众意见建议300余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2800多件,受到基层广大党员群众的普遍赞许。
创新探索广受好评
“往年的党代表就是在党委换届党代会召开时,举举手、画画圈、鼓鼓掌、吃吃饭,而今天的党代表还要参加视察调研、参与党委议大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这种方式很好,一方面让我们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感到有种荣誉感,更好调动了大家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积极性。”省市两级党代表、太白县咀头镇党支部书记齐永丽感慨地说道。
近年来,宝鸡市积极探索党代表常态化发挥作用机制,大力推行“168工作法”(用好党代表工作室这一平台,登记—接待—处理—回复—反馈—归档“六步工作法”,开展好驻室接待党员群众、走访征询意见、宣传方针政策、专题视察调研、征集提案提议、开展便民服务、走访基层党组织、指导党建工作八项活动)和“一县区一特色”工作机制,陇县“2853”工作法、麟游县“三三”工作机制、凤县“四化一平台”运行机制等受到党员群众一致好评,全市6个镇街党代表工作室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先进党代表工作室”。
“我们一直致力于探索党代表日常履职有效途径,着力打造党群沟通、服务基层的党建工作平台。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着眼于强化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持续完善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提议提案办理等制度,促进党代表作用有效发挥。”宝鸡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魏丽说道。
供稿:宝鸡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