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陕西之音>城事资讯

兴安盟突泉县乌兰牧骑:从为基层“送文化”到“种文化”

2024-12-04 18:08:36 中国经济网 27487℃

“我是五三人,我致富传帮带,一香一品美庭院,蒜香满园来……”

走进兴安盟突泉县太平乡五三村活动室,突泉县乌兰牧骑队员带着为村歌《五三人》新编排的舞蹈上门辅导。五三村舞蹈队员们身着节日的盛装,乌兰牧骑队员手把手教学,大伙和着音乐,舞动着身姿,大家越跳越开心。

“我们太需要专业的文艺辅导了,教我们唱歌,教我们跳舞,我们心里老高兴了,希望乌兰牧骑天天来。”五三村村民包凤英高兴地说。

近年来,突泉县乌兰牧骑充分发挥文艺辅导功能,将村、社区、校园作为辅导阵地,充分发挥“教、学、帮、带”作用,开展乌兰牧骑辅导员进基层活动,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文艺种类的团队进行专业辅导,实现从为基层“送文化”到“种文化”的延伸。

这首《五三人》是五三村驻村第一书记为五三村量身打造的一首村歌,深受村民们喜爱。如今,在突泉县乌兰牧骑队员们的辅导下,这首歌能唱能跳,幸福欢愉的曲调唱响了全村。

“《五三人》这首歌写得太好了,写出了我们五三村景美人美心更美,还写出了五三村的特色紫皮大蒜,我们都爱唱。”杨丽芹说。

每年6月开展乌兰牧骑月活动,11月开展“送欢乐、送文明”基层服务活动。在演出上,突泉县乌兰牧骑按照“不重复、广覆盖”的原则,全年不间断为基层群众送去演出服务,重点选择农村、偏远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薄弱地区,集中开展文艺演出、艺术辅导、送学宣讲等活动。

“这一年来,为五三村组建了多个文艺队伍,也带他们参加各种文艺志愿演出活动,可以说老百姓们的精神面貌越来越好了,生活也越来越时尚了。接下来冬闲时间,我会定制一套训练计划,带领他们创作出更多具有乡土气息的作品,为文化振兴赋能。”突泉县乌兰牧骑舞蹈队员文米介绍说。

截至目前,突泉县乌兰牧骑开展各类惠民演出75场次,受众人数2.5万人。开展各种辅导进各社区、各乡镇村屯共80场,受众人数达2.8万人次。

据悉,在突泉县乌兰牧骑的带领下,突泉县现有9支业余乌兰牧骑队伍,5支县级小石榴籽乌兰牧骑队伍,分散服务于全县各个领域,围绕重要纪念日、节庆日,经常性、常态化地组织开展惠民演出活动,引导群众通过参与文艺活动自我展示、自我服务,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日益增强。(曾令刚)

本文内容转载自:中国经济网,原标题《兴安盟突泉县乌兰牧骑:从为基层“送文化”到“种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新闻推荐

特别关注

热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