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延安市宝塔区新城街道党工委以推进“四大提升行动”“三大攻坚计划”为抓手,采取“大小多微”工作举措,全力构建“治理好、百姓赞、社会稳、环境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坚持以“大工委”为统领,开启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筑堡垒、强队伍、重实效等举措,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健全组织体系。将辖区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等吸纳为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签订年度共驻共建协议书57份,横向建立区域化工作机制;成立28个小区党支部、222个党员中心户,纵向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建强治理队伍。在原有社区工作人员基础上,增加配备社区专职工作者60名。注重对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和社区工作者履职培训,组建政策宣讲、健康义诊、扶贫帮困等志愿服务团队,为群众提供组团式、专业化服务。建好服务阵地。坚持“服务群众最大化、办公区域最小化”原则,合理划分政务服务、党群活动、综合治理、协商议事、文体康养等功能区域,对6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9个小区党群工作站进行提升改造,满足居民群众多元化需求。
坚持以“小网格”为支点,撬动基层治理新格局。通过深化“一支队伍、一抓到底”工作机制,形成“一网管全域”的治理格局。建立“一网统筹”机制。统筹各小区特点,按照区域“一张网”总体布局,将6个社区科学划分为96个网格,落实“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四级网格人员职责,压实专职网格员和物业管理人员责任,形成上下贯通、服务有效、执行有力的治理体系。建立“三长联动”机制。积极探索以“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为主体的“三长联动”机制,推选产生96名网格长、239名楼栋长、377名单元长,发挥“三长”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着力提升网格治理水平。建立“联勤联动”机制。将消防大队、城管中队等6个职能部门人员力量下沉网格,由网格长统一调度,建立专兼职网格联勤联动机制,增强网格应急处突能力,累计化解各类疑难问题和矛盾纠纷400余件,形成“一网兜起大小事”的区域化治理新格局。
坚持以“多元化”为主体,凝聚基层治理新力量。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统筹辖区多方资源,积极构建“1+N”多元化治理模式。党建引领聚合力。聚焦“两企三新”党组织建设,打造吾悦广场、农批城2个“宝塔·红新驿家”,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从“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多元共助添动力。整合辖区资源,联动社会力量,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卫生健康等宣讲活动,发动党员干部、社会组织等收集民意、掌握实情,先后征集房顶漏水、乱倒垃圾等问题百余件,联合城管、市政开展毁绿种菜、茶摊乱象、乱搭乱建等整治300余次。居民自治增活力。制定“十个倡导、十个严禁、十个没有”小区公约,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开展新时代“十个没有”平安建设,先后整治紫玉明珠油烟污染、吾悦和阳光城乱搭乱建等问题200余次,推动共驻共建共治共享,绘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同心圆”。
坚持以“微服务”为重点,提升基层治理新品质。围绕群众生产生活需求,通过三项举措解决城市党建“服务不细”问题。“一区一站”优服务。建成上城叁号、杨家岭北苑等9个小区工作站,设置棋牌室、健身室等功能部室,落实网格员坐班机制,提供全程代理便民服务,让居民群众“不出小区”就能享受到社区便民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一户一档”精管理。通过分类识别、逐户建档的管理办法,完善业主信息登记备案,打造“小区5分钟、社区10分钟、街道15分钟生活圈”服务品牌,精准掌握居民群众所急所盼所需,为居民群众提供精细化服务。“一员一岗”解难题。围绕居民群众关心热点问题,通过对网格员定人定岗定责,分类制定便民服务、矛盾调处、志愿帮助等服务清单,扎实开展社区“一年10件实事”、党员“亮承诺、见行动”、认领“微心愿”等活动,新建阳光、鲁艺2个日间照料中心,设立2个后备箱集市、3个便民早夜市,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使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供稿:延安市宝塔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