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全媒体事业的迅猛发展,潼关县融媒体中心顺应时代要求,着力打造业态丰富、人才集聚、创新驱动的网络公益主播新空间,聚合公益力量讲述潼关好故事,传播潼关好声音。
建立基地,打造新质传播。以中心专业主播为主,培养发掘社会各界热衷公益宣传的网络达人、自媒体从业者、企业网络主播等,组建“潼关县网络公益主播人才基地”,开展“差异化”“多样化”“垂直化”新媒体主播标签主题业务培训、技术研讨等,挖掘并培育一批政治立场坚定、行业示范突出、公益带动有力、社会知名度较高的正能量主播。定期举办“媒体开放日”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代表走进融媒体中心参观学习,了解公益主播基地建设、媒体运营、网络直播等情况,扩大提升公益主播新质传播影响力。
丰富载体,延伸宣传广度。组织基地成员走进潼关县古渡口、东山景区、农业产业园、企业车间等,开展公益采风活动,拍摄制作了《潼关溯源》《又见樱桃红》《我爱潼关肉夹馍》等公益短视频,进一步提升潼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全媒体开设《小李跑村》《人大代表带您打卡我的家乡》《奋斗者正青春》《潼关馍匠》等专栏,让人大代表、青年人才、潼关肉夹馍从业者等化身公益主播,讲述潼关各行各业、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精彩故事,形成了“平台+主播+文化+产业+旅游+X”模式,为潼关旅游宣传、产业发展赋能赋智。
创作短剧,转换宣传赛道。坚持聚焦主题主线,融合发展,从思想观念、新闻理念、表现手法上,紧跟微短剧流行热点,以中心主播为示范带动,开展“跟着短剧游潼关”创作活动,向社会征集短剧演员和剧本,为基地公益主播搭建创作展示平台,拍摄制作了《如愿——遇见张养浩》《父亲的传家宝》《绽放吧我的梦》《你不知道的潼关十二连城》等微短剧,让微短剧赢得大流量。
强化合作,培育新生力量。开办暑期“口才”培训班,孵化培养30余名“公益小主播小记者”。与县委宣传部、县妇联、中小学校、关爱儿童公益组织联合举办“公益小主播小记者‘触摸家乡·记住乡愁’”主题采风实践活动、“‘童爱潼行·同话潼关’公益小主播‘普通话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增强他们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深化与潼关县职业教育中心合作,开设“公益主播课堂”,建立实训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播音主持、短视频创作、文案策划等教育教学指导,使媒体融合、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县域发展。
(供稿:潼关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