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县:践行节水理念 共绘节水画卷
本报记者 朱红卫 通讯员 和小玲
初冬时节,薄雾轻轻笼罩着山城宜君,仿佛一幅精致的水墨画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寒意的氛围。然而,在这份静谧之中,一股节水的热情却温暖地环绕着整座城市。
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城市节水意义重大。宜君县水务局根据县城的具体状况,积极探索创新路径,成功打造了节水型校园,并创建了节水小区。同时,在雨水及非常规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穿过初冬的薄雾,让我们一起走进宜君县恒大实验小学和龙山名都小区直观感受节水带来的益处。
水润校园育未来 节水之花遍地开
为了有效利用雨水资源和渗漏水,提高学校水资源利用效率,宜君县水务局组织工程队在恒大实验小学校内新建集水罐,改造集水井。集水罐可用于收集渗漏的山泉水和雨水,集水井则主要用于收集雨水,集水罐和集水井将收集的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学校的绿化区域和种植区进行灌溉,收集的水也可用于冲洗、清洁等。顺着项目建设负责人手指的方向看去,74个喷灌头合理有序地布置在校园的绿化区域,草坪上旋转的喷灌头将喷出的水带动起来旋转着、扭动着,犹如舞者挥起的水袖,令人赏心悦目。旁边一簇簇的绿植,即使已到初冬,仍展露出如春天般的盎然生机。
站在恒大实验小学开辟的种植区域,一眼望去,1个主管道上垂直分出50多根滴灌带,密集有序地分布在种植区的每个菜园子。待来年开春,学生们在园区种上预定好的农作物,就会看到一股股水通过滴灌带输送到地里,体验在水的浇灌下,一颗种子的成长过程,真正明白“水是生命之源”的真谛,当他们喜获丰收时,就会知道水资源对万物的重要性,以及节约用水的必要性。“要对分布在学校各个方位上的绿化带同时浇灌达到雨露均沾,是不是要辛苦园丁逐个区域开放,挨个打开74个喷头,等浇灌结束再一一关闭?”对此问题,项目负责人笑着说:“没那么复杂,只需1部手机,装上专用App即可轻松搞定。”
同时,宜君县水务局还在校园里设计并安装了感应式水龙头、感应式小便器等节水器具,把节水做到细节处,让节水好习惯在润物无声中养成。对于这些节水器具在校园内的使用,学校的保安连声称好并打趣说:“这个嘹得很,不但省水,还省事,适合咱这懒人,手一伸就能自动清洗。”
打造节水校园,如同把“节水”的种子埋进土里,生根发芽,再开出节水之花,让师生成为节约用水观念的宣传者和实践者,共同将节水理念在校园传递开来。宜君县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贺云鹏说:“校园的正能量传播力不容忽视,节水的良好风气在学校形成后定会像一阵春风,吹向各个家庭,带动每位成员积极参与其中,继而影响全社会,形成全民节水的社会好风尚。”
因地制宜巧利用 共创节水好风尚
龙山名都小区地势特殊,位于宜君县龙山下半坡地带,有利于收集渗漏的山泉水,在挖掘到该小区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潜力后,宜君县水务局便精心规划,做了渗漏山泉水回收及利用的系统建设。
来到龙山名都小区,可以看到渗漏的位置主要位于小区内挡墙下,墙体肉眼可见渗漏出大量的山泉水。此前,这些渗出的山泉水因为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利用被全部浪费,这有悖于节水型社会的要求。如果将这些山泉水收集起来,不仅可以进行小区的绿化灌溉,还可以作为居民日常用水。宜君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在考察该小区时满怀信心地表示,这看似给小区居民带来困扰的墙体实则蕴藏着很大的节水潜力。
经过宜君县水务局的设计改造,记者看到小区沿挡墙放置了2个不锈钢储水箱,水箱上方连接PE管道,这些管道通过特殊处理嵌入墙体,将渗漏的山泉水引流汇入管道中,通过管道流入不锈钢水箱,达到收集储存作用。储水箱底部设置了水龙头,便于业主接水使用。王女士说:“有些附近居民也到我们小区‘蹭水’哩,把自己家里的水省下了。”
很显然,在创建节水型居民小区的举措中,龙山名都小区是成功的,充分发挥了节水型小区的示范带头作用。此举措有效提高了广大居民节约用水的意识,养成了节约用水的好习惯,通过居民之间的口口相传、互相影响,为珍惜水、爱护水、节约水营造出了浓厚氛围,让节水、护水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据了解,宜君县水资源开发潜力较大,能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进一步的支撑。为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宜君县水务局工作人员将继续前行,一边巩固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成果,一边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创建。在面对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形势下,该局将全面加强节水理念宣传,完善节水制度,规范用水行为,推广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切实抓好各项城市节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