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潼关县委政法委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严格按照“整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通过“抓宣传、防源头、重化解”等重要举措,不断推进信访维稳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力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防”字为先“重排查”。突出源头预防控制矛盾纠纷发生,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围绕房地产、社会保障、涉法涉诉等18个重点领域,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全面建立工作台账,制定问题清单,把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作为源头治理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坚决杜绝矛盾上行外溢,切实做到矛盾纠纷“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有效做到“防患于未然”。
“细”字为要“强服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信访维稳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建立了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完善了“三级联动”工作机制,采取“基层党委+乡贤+乡村治理”和“小板凳+说事议事”模式,在全县推广“1+4+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法,组织开展政法干警基层工作日活动,充分发挥政法干警、基层调解员、网格员“探照灯”“望远镜”前哨作用,搭建起政法干警、社区干部、居民群众的沟通平台,把责任压力传导到神经末梢,实现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形成群众遇事有地可诉、有人可商的良好局面,及时将问题化解,全面推动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
“实”字托底“保稳控”。为确保信访维稳责任落实到位,以信访法治化为统领,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约访下访制度,实行信访信息零报告制度,每天研判汇报信访形势及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状况,推动问题在第一时间解决,事态在第一环节控制。对于群众反映的信访事项,分类建立工作台账,按照“排查走在预防前,预防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工作思路,及时解决群众需求,防止矛盾激化升级。严格落实信访维稳工作日报告、周分析、月研判制度,及时收集各镇(街)、有关成员单位报送的情报信息进行分析研判,梳理工作思路,寻找工作突破口,提出风险化解稳控措施,确保风险化解到位,隐患稳控到位,持续保持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供稿:潼关县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