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陕西之音>城事资讯

铜川: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 王益区:“五治”融合书写平安建设新答卷

2024-11-27 16:22:41 铜川日报 2416℃

王益区:“五治”融合书写平安建设新答卷

通讯员 罗速速

“平安连着你我他,构建和谐靠大家……”伴随着抑扬顿挫的节奏,铜川东站广场上传来了一阵阵朗朗上口的快板声。近日,在王益区青年路街道五一社区开展的平安建设宣传活动中,居民自编自演的歌舞、小品等节目,寓教于乐,引发共鸣。

近年来,王益区紧紧围绕“建设更高水平平安王益”这一目标,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出发点,不断健全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基层综合治理体系,全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更高水平平安王益、法治王益建设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贴心式服务 用爱心强服务暖民心

“我年龄大了,行动不方便,多亏了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帮我办理高龄补贴和老年优待证,让我及时享受到国家的好政策……”提起社区的便民服务,黄堡镇南寺社区的李女士感慨不已。

南寺社区聚焦民生需求,创新为民服务工作机制,推动服务精准化精细化。积极打造“红邻善治”为民服务品牌,发动成立了“爱心助老”“邻里互助”等8支志愿服务队伍,将服务细化到五类人群,对20余位空巢老人实行早看窗晚看灯,针对15名流动、留守、困境儿童开展月走访“爱苗护苗”行动,今年通过政策帮扶为16户困难群众解决了生活难题,同时主动深入重点人群倾听诉求,倾力倾智化解矛盾纠纷,努力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加强基层自治 提高群众满意率

青年路街道五一社区门前大榕树下,十余个小板凳、两张桌子、一壶茶,一场“板凳议事会”就此展开。

这是五一社区面对下岗失业人员多、老旧小区多、基础设施老旧、治理难度大等问题,创新推出的“板凳议事会”。搭建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老贤能“五老”进社区化解矛盾纠纷新平台,定期召开“板凳议事会”,焕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热情。

近年来,王益区不断加强村委会、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制定村级“小微权力”事项清单、村级班子主要负责人清单,所有村(社区)均建立村(居)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居)民议事会等协商载体。积极搭建群众议事平台,建立“村民议事堂”“遇4说事日”等基层协商机制,统筹整合镇办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和人民调解等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建设,打造“和为贵”“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持续探索多元解纷“王益路径”,推动矛盾纠纷实现一站受理、一站分流、一站化解。

推进智能化管理 安全就在家门口

“您好,我是铜川市七一路派出所民警柳志孝!这是我的AI助理,有什么可以帮到您?”七一路街道玉华小区居民李蕊准备更新居住证,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她是通过手机识别二维码,进入民警的联系界面,反映问题诉求,在线咨询求助。

王益区深入推进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切实把大数据管理应用到基层社会治理各方面。建成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社会综合治理视联网实现城乡全覆盖。全区“多网合一”网格化体系建设不断完善,13个部门71项工作任务纳入网格数字化管理应用平台实行智能管理,实现20个社区党组织书记、26个村党组织书记与104个网格党支部书记、242个楼栋党小组组长、368名党员中心户、356名专职网格员纵横联动,实现党务、政务、居务、居民自治一网融合、一管到底。“雪亮工程”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建成“智慧安防”小区20个,社区智慧云警务室12个,建成智慧法院、智慧检察、智慧公安、智慧司法信息服务平台系统32个,政法系统信息化、智能化迈上新台阶,为全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文内容转载自:铜川日报,原标题《铜川: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 王益区:“五治”融合书写平安建设新答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新闻推荐

特别关注

热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