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台区检察院:擦亮“检护印安”品牌 做实检察为民
本报记者 张欢欢 通讯员 张佩琦
“我要反映一条线索,在我们小区有三台直饮机,我最近发现有一个接水口发霉了,也不知道找谁管!”今年6月,家住印台区某小区的小王(化名)发现,小区内的现制现售饮水机存在诸多问题。作为“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的志愿者,小王立即通过该平台,将线索提供给印台区人民检察院。该院“检护印安”团队立即对辖区内多个小区进行走访摸排,经调查发现某小区现制现售饮用水售水机存在售水设备经营单位疏于卫生安全管理、水质卫生日常监测不及时、直饮水设备营业执照、经营人员健康证等相关安全信息未公示或未定期更新等问题,不仅给居民饮水安全带来隐患,也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为切实保障民生安全,干警多次深入相关职能部门,就现制现售饮用水水质安全隐患监管问题进行沟通协调。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该院依法制发了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明确要求加强对直饮水设备的卫生监督,推动各小区物业和经营者全面排查安全隐患,规范信息公示制度,确保消费者能够清晰了解水质状况和设备维护情况。检察建议发出后,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对全区多个小区的现制现售饮用水设备进行了多轮次、全方位的专项监督检查。“以前这个饮水机,啥报告都没有,我们接水喝的时候,心里总有点不踏实。现在饮水机的营业执照有了,检测报告也有了,我们喝水也就放心了。”不久前,检察官在对辖区居民小区现制现售饮用水设备管理整改进行“回头看”时,一位正在接水的居民说。
这是印台区人民检察院“检护印安”团队能动履职的一个缩影。“检护印安”团队,是印台区人民检察院主动适应新时期检察工作现代化发展新要求,探索以“四大检察”融合发展为工作目标打造的一支检察团队。“检护印安”意为用检察“蓝”,守护印台社会安定、百姓安泰、环境安全、生活安逸,初衷就是用高质效的检察履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团队创建以来办理生态环境、知识产权等各类案件100余件,各项检察工作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
该团队以“检护民生”“检察护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活动为抓手,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提升法律监督质效。坚持依法一体履职、综合履职,为促进“四大检察”融合发展,创新“三个一”工作方法,落实“一案四查”,多次与刑事部门、行政执法机关沟通对接,确保打好多方配合“组合拳”。发挥智慧“外脑”作用,建立“公益诉讼+志愿服务+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办案模式,提高办案精准度。以“检护民生”专项活动为契机,坚持构筑“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化多元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各项机制建设,努力凝聚生态环境保护最大合力。依托“河湖长+检察长”“田长+检察长”“网格化管理+检察公益诉讼”等协作机制,团队多次就野生动物保护、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耕地保护、水行政执法等问题与行政部门、社区网格员、特邀检察官助理沟通联系,协同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治理,以高质量检察履职助力印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又到了苹果飘香的季节,印台区晚熟苹果迎来丰收,果农们忙采摘、分拣、装箱,到处都是一派丰收的景象,检察机关也在以检察“蓝”守护着苹果“红”。此前,团队就发现的一起涉本地地理标志产品案件线索迅速立案调查,针对滥用冒用“印台苹果”地理标志商标的现象,检察官与区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对接,坚决查处违法行为。团队充分发挥大数据产业园区、周陵农业科技园区“秦创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工作站作用,联合区市场监管部门、公安部门等共同开展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工作,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结合民法典宣传月等开展“送法入企”活动,走访辖区企业,持续开展“知识产权体检”,排查企业管理漏洞,了解企业实际需求,为企业“把脉问诊”,从而提供精准化、定制化法律服务,织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网,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走进某景区母婴室,干净整洁、温馨私密的空间,用得舒心放心……这是外地游客李雪近日在印台区某景区内使用母婴室的体验。“带孩子出来玩不用到处找地方给孩子喂奶和换纸尿裤,也不用到处去问人,真是方便!”她感叹道。为满足群众对母婴设施的需求,“检护印安”团队成员围绕妇女权益保障能动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聚焦急难愁盼和难点堵点提出检察建议,相关职能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及时对辖区内母婴室开展全面排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推进母婴室规范化建设。暖民心、向民意是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团队聚焦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办理了一批冒名婚姻登记、医保诈骗、个人信息保护、快递行业治理、新业态涉食药安全等领域案件,为守护人民群众幸福生活做出了检察贡献。
正是每一名“检护印安”团队的检察官心怀信仰、热血盈腔,用办理的一起起案例见证了一个检察品牌的创建、塑造和发扬。“检护印安”团队的检察官们将继续以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高质效检察履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