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聚能发力 向“质”攀高跃升
——新材料产业园区深化“三个年”活动一线观察
本报记者 张华 朱红卫 郭玮
编者按
为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深化“三个年”活动暨招商引资推进会部署要求,大力宣传全市上下进一步强化高质量项目硬支撑、营商环境硬基础、干部作风能力硬保障的生动实践,为推动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实现新突破营造良好舆论氛围,6月21日起,铜川日报社组织开展深化“三个年”活动全媒体调研采访。即日起,本报开设专栏、专版,全景式报道各区县、园区、景区深化“三个年”活动的经验做法和突出成效,共同讲好铜川奋斗奋发的精彩故事。
工厂车间一线,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工人们热火朝天抓生产、赶订单;项目建设前沿,塔吊林立长臂挥舞、工程车辆穿梭不息,建设者们铆足干劲忙施工、赶进度……在新材料产业园区,每天都能看见热气腾腾的发展图景。
6月,骄阳似火,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热力值”持续上升。
聚链成群,以好项目撑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今年上半年,新材料产业园区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对接全彩光伏功能材料、光伏组件回收、高端电子信息材料、功率器件晶圆和封装等项目,这是园区“按图索骥”精准招商的又一个缩影。
此时,距离2018年澳威激光落户铜川已过去6年。
聚链成群,首先要解决“招什么”的问题。
在关键处落子,从全局上考量。今年以来,园区持续围绕主导产业精准招引,发挥链主企业和“招商大使”作用,依托澳威、隽美、铟杰、凯立等链主企业,吸引集聚上下游光电子产业。
眼下,新材料产业园区已聚集了30多家光电子企业,初步形成从设计研发、原料制备到生产应用、检测封装的完整光电子产业链。
不仅是光电子产业,如今在新材料产业园区,大有光电子、新型建材和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齐头并进之势。
雷达传感器、晨盛大功率CT机、隽美二期、璟立现代建材、中辉管业、远大稀土镁合金等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凯立稀贵金属二期、美特伦智能家居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铜川新能源产业园、陕西铟杰年产200吨磷化铟材料生产线、百川生物科技、盛力建材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今年园区实施项目37个,总投资198.3亿元,其中产业项目26个。
从刚成立初期的产业发展方向不明晰到不断优化产业方向,从电力装备、光电子集成、锂电新材料、装配式建筑、绿色植提、稀贵金属新材料六大产业优化为光电子、新型建材和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当下,园区产业定位更加明晰,产业聚集优势日益凸显,产业链不断延长,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市的占比越来越大。
多元招商,以优环境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
三大主导产业齐头并进,这背后,是园区在“怎么招”上的全面发力。
今年以来,园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主导产业招引,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科学运用投行思维,扎实开展精准化、专业化招商,先后赴北京、河北、重庆、内蒙、盐城等地外出招商40余次,积极对接了全彩光伏功能材料及废旧光伏组件综合利用、防黏附特种纳米材料、年产30万只截齿生产线建设等项目,积极参加了2024铜川·光电材料论坛、深化推进“三个年”民企商会进铜川活动、陕西省国际投资促进会会员企业“走进铜川”经贸合作对接会等招商活动。
多元的招商方式,打开了招商引资的新局面。有了全要素资源配套的“定心丸”,企业才能端出“盘中米”。
今年以来,园区围绕提升园区招商竞争力和项目建设承载力,不断加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1个。
华原六路、新材二路、明远路北段、新能源基础设施排水工程开工建设;新材四路、纬九路东段、南部片区总排水工程、污水处理厂按照序时进度加快推进;净水厂及管网工程、延昌大道电力隧道、华原停车场预计7月份竣工。园区道路、排水、供水及污水处理短板弱项明显改观,基础设施承载力实现质的跨跃提升。
种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今年截至目前,园区签约项目2个,涉及资金2.5亿元。今年1—5月,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22亿元,同比增长49.5%。
问需于企,以好作风涵养高质量发展动能
“隆基绿能铜川12GW单晶电池项目占地503.9亩,预计总投资81.6亿元,安装高效单晶电池生产线22条。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成为隆基绿能全球单体最大的电池生产车间,同时也是全省行业首个废水‘零排放、全回用’标杆工厂。”该项目负责人梁俊强介绍。
去年,隆基12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落地新材料产业园区,引起业内不小震动。投资81.6亿元,作为我市近年来投资单体最大的项目,对干部作风、链式思维、创新能力是一次大考验。
围绕项目,园区干部下沉一线,加班加点,逐个攻克项目建设堵点、难点。一个月内,指挥部装修投用,504亩地完成征地迁改……此项目成为全市大抓发展、大抓服务、大抓效能的生动样本。
招什么、怎么招是前提,落下去是根本。今年,园区依旧延续优良作风,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抓手,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坚持党员干部以上率下,开展好遍访“五上企业”活动,解难题、破堵点、促发展,助力企业发展。
园区干部充分发挥“同心办”一站式服务平台作用,主动靠前服务,持续努力提高帮办代办水平,先后为百川、隆基、鹏展净芯、晨盛、华毅澳峰、璟立、中辉管业、远大、日月芯等多家企业,办理了工商变更、综合办税、土地规划手续、人才公寓入住等事宜,对接事项294余次,办结事项78项。
同时主动服务企业所需,组织企业参加全市“春风行动”招聘会、西安春季大型人才招聘会等活动,协助园区企业上半年新增就业人员130余人,有力地保障了企业用工需求。
眼下,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产业发展生态,吸引越来越多高质量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新材料产业园区拥抱更加多元的机遇,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园区在与企业的双向奔赴中,也将迎来自己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