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陕西之音>城事资讯

铜川:增强经济活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 | 新区实现招商引资任务指标双过半

2024-11-27 16:20:53 铜川日报 1400℃

今年以来,新区对外经济投资合作局按照省、市深化“三个年”活动部署要求,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核心,围绕“智能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文商旅体”四大产业,实现招商引资“三突破三提升”,在招引总量、项目质量、载体利用上实现新突破,在招引方式、项目研判、要素保障上实现再提升。上半年共签约项目42个,涉及金额21.95亿元;市域外项目到位资金14.53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3亿元的63.17%;省际到位资金10.86亿元,完成全年任务16亿元的67.88%,超额实现任务指标双过半。

创新招商方式,拓展招商渠道。聚焦“招大引强”,班子成员及产业链牵头部门主动出击,定期开展外出“叩门”招商,走访省属国企、省内外知名企业、外资企业,年初至今,新区党政领导外出开展招商18次,对接企业27家,邀请来访考察企业47家。注重“以商招商”,开展本地企业上门走访服务行动,实地走访企业40余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上下游企业情况,精准把握企业需求,为企业争取相关政策。用好“平台招商”,坚持“项目落地为王”,更加节俭务实高效,与中省和发达地区各类知名商务组织广泛建立合作机制,拜访陕西省企业品牌建设促进会会长,邀请中欧协会西安办事处执行主任来铜考察,拓宽“人人关注铜川新区、各方资源汇聚铜川新区”的通道。做精“活动招商”,通过民企商会进铜川考察交流活动,京津冀、深圳大湾区、长三角招商活动以及重庆西洽会等共计对接企业74家,苏陕合作签订合作协议。注重“以情暖商”,突出“问需问策”,今年3月召开新区食品产业发展恳谈会,邀请新区9家食品相关企业及要素保障部门,围绕新区食品产业发展进行深入交流该局将把食品产业发展恳谈会经验做法推广到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文商旅体产业,搭建政企平台,主动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提供精准的政策支持和问题解决方案,持续巩固良好的营商环境。

加快项目落地,打造闭环机制。完善项目洽谈机制,对项目信息进行分类筛选,精准匹配,做好前期调研,进行项目初审,初审通过后,提交项目洽谈专班进行深入洽谈研判,形成准入初步意见,报分管领导。坚持重大项目会商研判机制,初审项目报分管领导进行复审,同时汇集发改、住建、自然资源、环保、财政、工信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席会议,形成是否准入意见,提交招商引资领导小组进行审议,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同意后,组织项目签约。实行服务保障机制,项目签约后,纳入“四个一批”项目盘子,由区发改局牵头,成立落地服务保障专班,工委领导包抓、职能部门全程跟踪服务,责任部门每月汇报项目进展情况。针对重大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加以解决。

下半年,新区对外经济投资合作局围绕新区“四大重点产业”开展定向招商、填空式招商和点对点招商。加大招引力度,争取项目年内签约。围绕提升在谈项目落地全程跟踪服务,强化各要素保障,高效解决项目落地中的卡点问题,争取食品加工产业旺旺牛奶生产线项目年内投产,闫府熟食加工生产项目年内签约;争取生物医药产业兴盛德药业三期等项目年内签约;文商旅体产业新龙城酒店、益秦实业大厦年内签约。加强落地企业走访,以商招商强链条。围绕智能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文商旅体四大产业板块,深挖落地企业潜能,多渠道助力企业扩产能,多方位服务搭建生态伙伴应用场景,促进上下游产业落地新区。搭建外资平台,用足用活各类政策,积极利用各类贸促会、侨联、台办等组织对外联系的优势,积极宣传推介新区,获取更多外资企业和项目信息。创新发展“飞地经济”,“走出去”吸引省外及外资密集型企业落户新区,同时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投资,进行集群式发展。创新招商方式,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从单纯引资向引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相结合转变,从传统招商向产业链、产业集群招商转变。持续发挥全员招商动能,聚焦新区重点产业,瞄准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重点地区,紧密对接中国500强、行业100强等大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招引一批“创新能力强、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潜力足”的大项目、好项目,努力实现“引进一个、带来一批、辐射一片、聚集一群”的目标,全力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在建链延链强链补链上取得突破。(记者 董唯韦)

本文内容转载自:铜川日报,原标题《铜川:增强经济活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 | 新区实现招商引资任务指标双过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新闻推荐

特别关注

热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