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际榴莲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于11月6日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成功举行。论坛聚焦榴莲产业的市场现状、发展挑战及未来机遇,汇集了主要榴莲生产国的政府机构、行业专家及企业代表,为榴莲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全新视角。
榴莲因独特的风味和高经济价值,在亚洲市场需求强劲,并逐步走向全球化。论坛上,国际榴莲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中国榴莲进口量今年有望增长近50%,创下220万吨的历史新高,预计未来3-5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然而,主产国种植面积也在快速扩展,未来数年后可预见供需失衡、物流压力和质量控制等问题。如何通过标准化、数字化和跨国合作应对这些挑战成为论坛焦点。
目前,榴莲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归结于:一是后收获管理缺乏统一标准,影响市场质量并增加出口风险;二是追溯体系不完善,削弱国际竞争力;三是加工水平低,90%以上的加工厂为小规模作业,工艺单一,难以满足品质需求。
菲律宾农业部助理部长Philip Young、顺丰集团副总裁周海强、海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执行总经理谢诚、越南数字农业协会主席阮氏兰香、海南省农学科学院榴莲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利军等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榴莲产业亟需推进标准化和数字化转型。标准化是确保榴莲市场准入的关键,通过统一的质量检测、包装和物流标准,能显著提高产品竞争力。国际榴莲协会倡导构建全球榴莲行业标准及数字种植标准,为榴莲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数字化手段的广泛应用将助力榴莲种植及全流程溯源管理,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可控,提升效率与质量。
未来榴莲产业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规模化、金融化、认证化。
规模化:实现榴莲产业的集约化与规范化经营,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规模化生产有助于提升产业链效率,减少损耗,并实现上下游协同,满足全球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
金融化:金融化为产业提供资本支持,提升抗风险能力,稳定市场供给。金融机构通过农业贷款、供应链融资及期货等工具,为种植、加工及出口提供资金支持,推动榴莲产业现代化,优化资金管理与运营。
认证化:认证化是榴莲产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保障。随着全球食品安全要求不断提高,认证化确保榴莲产品符合国际标准,助力拓展高端市场,提升产品附加值。严格的认证和溯源体系还可有效控制病虫害,减少出口障碍,增强消费者信任。
国际榴莲协会秘书长刘峰表示,协会将持续推动产业标准化,提升全球榴莲产业链的韧性与适应性,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榴莲产品。跨国合作在推动产业发展中至关重要,协会将加强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各国政府农业部门、国际标准化组织等机构的合作,促进榴莲产业链的高效协同,推动榴莲产品在不同市场的流通互通。
首届国际榴莲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榴莲行业正朝着更加规范化、数字智能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前进。未来,随着科技赋能与标准化建设的持续推进,榴莲产业将在全球市场迎来更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