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树树皆春色,山山唯晨辉。为推动陕西妇女对外交流工作高质量发展,陕西省妇联启动秦女子公益项目之“丝路她力量”陕西妇女外宣项目,展现新时代陕西女性的风采与力量。今天,让我们跟随西安巨子生物首席科学家范代娣一同从心出发,邂逅浪漫,遇见世界。
范代娣
西部网讯“范代娣与巨子生物它来了,可复美的明星产品来了……”直播间里,可复美品牌产品因其以重组胶原蛋白为核心技术成分,在解决敏感、皮炎痤疮、美容项目后护理等肌肤问题时效果突出,广受市场好评和消费者追捧,销量十分亮眼。
今年3月25日晚,凭借一张面膜上演造富神话的巨子生物发布了2023年年报。年报显示,2023年巨子生物实现营业收入35.24亿元,同比增长49%;毛利29.47亿元,同比增长47.7%;净利润14.48亿元,同比增长44.6%。
而这份“颜值经济”的引领者,正是西北大学化工学院博士生导师、重组胶原蛋白发明人,西安巨子生物首席科学家范代娣。“从合成生物学到生物制造,是从科学研究到产业化的一个过程。很幸运,我们成为类人胶原蛋白产品领域第一个‘尝螃蟹’的人,并且取得了成功。”范代娣轻描淡写,而这背后是被卡住脖子花了20年才完成的华丽进阶。
5000元启动金一场关于合成生物技术的革新就此展开
1966年,范代娣出生于陕西省渭北旱塬农村。父亲是村里的一名医生。幼年时,父亲常常半夜出诊,这给范代娣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成为了她在健康医疗领域多年深耕的原动力。1988年,范代娣获得西北大学无机化工学士学位,3年后她又成功拿下了该校的化学工程硕士学位。而后,范代娣考取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工博士研究生,成为中国生物化工专业招收的第一位女博士。
1994年,在“南下热潮”中,28岁的范代娣面临人生之路的抉择。经过深思熟虑她做了一个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决定:放弃在上海任教和出国深造的机会,回到地处西安的母校西北大学,开始医用大分子的研究,进行初期的类人胶原高密度发酵试验。
初回西北大学,范代娣只有3000元安家费、5000元科研启动金,以及每月400多元的工资。“我和学生一起挤在40平方米的实验室里。设备和场地都是借用的。”范代娣回忆。
实验条件艰苦,而人源性胶原的发酵工艺却非常复杂,范代娣和学生轮班守在实验室里。范代娣说,“有几次,团队成员昼夜交替值班进行发酵工作,但最后却由于染菌导致功亏一篑。大家都很沮丧,但没有人放弃。”
从设计基因片段,到构建细胞工厂,再到发酵、分离纯化……没有人指路,甚至“没有人觉得这个研究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这个只有十几位科研人员的无名团队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不断修饰和改变已有的仿生基因组段。终于,2000年实验获得成功,重组胶原蛋白诞生了。在此基础上,同年,范代娣与丈夫严建亚共同创办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继续从事重组胶原蛋白产业化的研究。
2001年,范代娣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类人胶原蛋白及其生产方法”开启了我国重组胶原蛋白研究历程,使胶原品类得以拓展,终结了此前胶原品类受制于动物皮及脏器的旧时代,克服了病毒风险排异反应风险等多重不确定性,还可以用已生产人工骨、人工耳朵、止血海绵等等更安全、稳定的物质。
“把书读厚再读薄”科研与成果转化相辅相成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巨子生物,却没有因此获得巨大利润。相反,因长年技术开发和实验投入,巨子生物经历了漫长的“黎明前夜”。直到2005年,巨子生物凭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在国内获得行业首个发明专利授权,才开始了飞跃式发展。
为实现速效止血及组织无痕修复,范代娣率领团队从结构功能双仿生思路出发,设计了微生物体系高效生产人造天然序列低免疫人胶原,在国际上率先建成了天然序列人胶原生产线,填补了低免疫原医用大分子天然序列胶原蛋白品种的国际空白,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不止于胶原品类,范代娣还带领团队首次发现了多种稀有皂苷优异的功效,并发现了手性异构体、不同功效皂苷间的协同或者拮抗作用机制,解决了稀有人参皂苷规模生产的瓶颈问题。
在范代娣看来,科研成果不能只是在实验室里看着“高大上”,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也才能反哺自己的发展和成长。她带领团队开展从分子设计、功效发现、功效强化等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生产的全链条研究。研究成果分别孵化出生物大分子材料、医疗器械、医美领域等年销售额过亿元的科技型企业。其中,巨子生物专利产品中围绕生物大分子创制的医用敷料类产品,上市7个品类20个剂型,惠及患者千万余例。
凭借自主重组胶原蛋白成分+自研类型配比技术+量产能力,巨子生物分别在2009年和2011年创立可复美、可丽金两大“旗舰品牌”,锚定了专业医疗器械和功能性护肤品两大市场。如今,可丽金、可复美、可复平等系列产品已在全国上千家医院的皮肤科、激光科、整形科应用,为减少患者对激素类药物的依赖提供了治疗新途径,夯实了国货护肤的底气。
在范代娣及经营团队的努力下,巨子生物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发展成为全球重组胶原蛋白领导者、西安市民营百强企业及生物材料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巨子生物拥有自主研发中心和实验室,拥有8条全自动生产线、10万级净化系统的四大生产车间,已申请发明专利80余项,现已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化妆品105种。
从一间一个人的小实验室到百余人的研发团队,从创建生物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到教育部西部资源创新药物绿色智造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范代娣的创新步伐从未止步。
“科技工作者应当把爱国情怀和民族使命融入科研工作中。我将以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为导向,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科研工作,攻坚克难、不断创新,为人民的美好生活和服务社会贡献力量。”范代娣说。
教学从来都是范代娣的第一要务
作为西北大学化工学院院长,范代娣始终认为培养学生是自己的第一要务。“我比较喜欢待在实验室,带着学生做更多的科研。”范代娣说,培养更多社会急需的人才是自己的责任。
只要不出差,范代娣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实验室,及时了解每个研究人员的实验进度和困难,指出关键问题,提山解决建议。
“科研成果不能只写在纸上,更要写在祖国大地上,要面向社会的需求,希望学生们既有从事科研的能力,又有服务社会的能力。”范代娣鼓励青年科研人员持续深耕,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
多年来,范代娣先后培养国家级人才3名、省部级人才10名、硕士75人、博士31人、博士后11人,为生物化工领域输送了一大批高技术人才。除了科研,范代娣还热心公益,作为陕西省“红凤工程”形象大使,她先后资助10名女大学生完成大学学业,帮助她们实现人生梦想。
“我国有14亿人口,全世界有几十亿人口,健康与美丽是所有人共同的生活需求,在以科技创新为广大女性带来美好生活的基础上,我们还得加倍努力才行!”范代娣说。在夯实国货品牌硬科技实力的同时,巨子生物正不断推动女性力量正向发展,积极引导、鼓励女性自强自立,追寻内心所想,去成就一番事业,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更独立、更优雅、更自信地立足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