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陕西之音>城事资讯

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交出新答卷

2024-10-16 21:00:19 铜川视线 917℃

参观革命遗址、了解红色故事,红色旅游“圈粉”游客;锻炼、健身、看演出,整合资源,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理论宣讲、科学宣传、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火热开展的场景处处可见,“文化雨露”滋润群众心田。  

红色旅游 根植“沃土”结硕果  

深秋时节,走进位于耀州区照金镇北梁村的陈家坡会议旧址,远处,青山连绵,满目苍翠;近旁,巨大的马灯雕塑伫立在陈家坡会议旧址院中。大树下,讲解员正在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解这段红色历史。  

照金,是一块英雄的土地,一部红色的传奇,陈家坡会议是这部传奇中最动人心魄的华彩篇章。  

2011年5月,陈家坡会议旧址展馆建成,2017年新建了集陈列、教育、学习为一体的陈家坡会议专题展厅,重现了革命将士们众志成城,抛头颅洒热血的烽烟战场,全面系统地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2019年由中宣部、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合作在陈家坡会议旧址建成了全国首家红色教育影厅,建筑面积460平方米,总投资500余万元。2019年10月22日,陈家坡红色教育影厅启用仪式在陈家坡会议旧址举行,影厅上线以来,先后接待党员干部群众7.4万余人次,播放爱国主义红色影片850余场次,已成为我市耀州区红色电影党课教育基地。  

一件件文物、一段段史料,展示着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蕴藏着“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标定出“往哪里去”的精神路标。参观革命遗址、了解红色故事、重温红色记忆、感悟红色文化,红色旅游正“圈粉”越来越多的游客。2024年上半年这里共接待各级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研学学生共计2.1万人次,散客3.4万人次,总计5.5万人次。  

整合资源 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照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里的学习强国线下学习站,收集着众多的理论学习资料。  

“我们这里分为6个板块,可以方便来这里的群众利用碎片时间学习。综合体建成使用后进一步丰富了我们照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载体,为群众开展理论学习、文化文艺、体育健身、科普宣传等活动提供了复合阵地,进一步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照金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任锋涛向记者介绍道。  

按照中央“以综合利用阵地资源为基础支撑,打破各类资源自成一体、封闭运行状态,打造文明实践综合体”的要求,2023年,照金镇协调照金景区管委会,整合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全民健身馆和乡村少年宫等阵地资源,实施所站共建,投资200余万元通过改造升级,建成了全国首座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  

使用率不高的网球场被改造成村民们需要的羽毛球场,拓宽的室外广场成了村民们举行活动、观看表演的场地,红色少年科创体验馆、篮球馆、阅览室……照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建成后,这里成了村民们常来的地方。  

“综合体主要包括学习强国线下学习站、红色会客厅、沉浸式红色教育科创体验馆、清风走廊、多功能厅、篮球场、阅览室、志愿服务站等功能区。综合体建成后,使用率比原来高多了。”任锋涛说。  

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如何将红色文化有趣、有效地传授给青少年?照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创新做法给出了答案。  

“同学们,手电筒拿出来,试着找一下密码。”  

在老师的引导下,照金红军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们仔细研究着“密室”墙上的历史知识,找寻“线索”。  

“找到了!在墙上,好神奇呀,用紫外光手电筒一照,密码就出来了。”  

伴随着孩子们的欢呼声,终于打开了最后一道大门。在这里,孩子们通过趣味闯关的方式,重温历史。  

“26代表的就是红26军在这里创建的红色苏区。”老师向闯关的学生们介绍道。  

任锋涛说:“沉浸式红色教育科创体验馆基于照金红色元素,结合以照金为中心的历史背景,将创建照金苏区、投豆选举、建设薛家寨、照金养伤、陈家坡会议、薛家寨保卫战、战略转移等照金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历史事件串联起来,运用趣味闯关的形式,集红色文化学习、历史事实探索、国防教育、科普体验于一体,成为现代青少年儿童追溯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红色地标’。”  

创出特色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村民朋友们,今天我给大家讲的家风故事是《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10月11日,恰逢重阳佳节,走进位于耀州区庙湾镇的柳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庙湾镇宣传干部王旭升正在为村民们讲家风故事。  

柳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耀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示范站,也是耀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6个综合体之一。柳林村依托革命老区资源优势,调动各方力量,打造了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明实践大舞台、精神文明厅、童心港湾、公益电影放映点、朱鹮生态科普馆、柳林小院、香菇种植培训基地等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依托8个文明实践阵地,8支志愿服务分队打造全方位、多维度、多功能的志愿服务网络,形成了“1188”柳林文明实践新模式,实现了“阵地共建、活动共联、队伍共育、资源共享”的良好格局。  

“平时我们利用农闲时间,组织附近村民,开展读书活动。”庙湾镇副镇长杨其蒙表示,“全民阅读 爱心陪伴”等特色志愿服务多次受到村民们的肯定。  

柳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组织开展了理论宣讲、科学宣传、移风易俗、关爱老幼、技能培训、文体娱乐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500余场。帮助群众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79件,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累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义诊活动、戏曲进乡村、电影放映等活动百余场,受益群众1500余人次,开展“树文明新风·做文明新人”及“八星励志促振兴”“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46场次,调解纠纷13起,培树典型32人,涌现出了市级道德模范高世美、铜川好人李耀玲、“致富能手”左林斌、“香菇王子”崔战峰、“柳林好人”群体等一批励志典型,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得到不断涵养。  

“我们充分利用中宣部重点帮扶优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成立文明实践宣讲队伍,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活动,通过集中宣讲、‘大喇叭’循环播放,宣讲队伍深入田间地头等多种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持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累计开展60余场次。”杨其蒙介绍道。

 责任编辑 | 王     兴

        排版 | 武 丽 娜

        主编 | 李 宏 国

         来源 |铜川日报

本文内容转载自:铜川视线,原标题《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交出新答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新闻推荐

特别关注

热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