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是最为持久的民生福祉,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
2024年,西安航天基地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围绕“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动教育资源供给持续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育综合改革扎实有效,教育教学质量再创新高,进一步擦亮“航天教育”品牌,为航天基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美丽舒适家门口的好学校群峰并起
走进即将投用的西安航天城第六幼儿园,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室内采光、通风条件良好,木质地板干净平整,设施设备齐全;室外活动场地已全部铺设成塑胶地面,五彩斑斓充满童趣。
“孩子在航天上学,我们感到很幸运。”航天基地的家长们不仅见证了孩子的日渐成长,也亲身经历着航天教育的飞速发展。2019年至今,航天基地新增学校40所,新增学生34763人,进一步扩充了辖区教育资源供给,提升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
公平优质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迈进
“首先要尽全力保证孩子们就近入学,真正做到在家门口‘有学上’。其次要让孩子们接受公平而优质的教育,真正做到在家门口‘上好学’。”航天基地立足公平、优质两个维度,不断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迈进。
坚持区域统筹、精心谋划,稳步实施西安市学前教育第二轮质量提升“345”工程,不断推动全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打造“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深化实施“名校+”工程,推动集团化办学;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普通高中内涵式发展;着力推动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提前实现中职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双达标”。
兴师强教新时代的“大先生”群雁齐飞
教师是教育的引路人,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航天基地大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引入“源头活水”。
组合式招聘建强名师“蓄水池”,通过青蓝结对、骨干教师体系建设等,扎实推进航天教育人才培养计划;构建“师德+师能”培养体系,开展师德师风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培养新时代的“大先生”;依托“名师+”“区域研修”“微课大赛”“协同课堂”等,为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搭建更广阔的成长平台,打造教研“生力军”,大力提升教师队伍业务水平。
航天基地持续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激励,优化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多措并举保障教职工权益落到实处,让教育人才走得进、留得住、教得好。
缤纷快乐校园里的“成长力”多彩绽放
足球场上挥汗如雨、舞蹈教室里翩翩起舞、演播室中认真录制……航天校园的每一处角落,都有学子快乐成长、全面发展的印记。“双减”政策下,各学校进一步优化课后服务,开辟第二课堂,加强校园社团建设,通过日常练习与定期开展活动,做到“天天有练习、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期期有节会”,进而开创“人人有特长、班班有队伍、校校有品牌”的生动局面,确保每位学生都实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航天基地大力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让“行走的大思政课”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为青少年学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举办中小学生劳动技能大赛,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其他学科和课后服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课程。
秉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展“校园运动会”“三大球联赛”等丰富的体育活动;全面加强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国乐、书法、曲艺等非遗项目纷纷进入课堂,强化传统文化与美育育人功能。
2024上半年,航天基地教育工作亮点纷呈:在全市创新采用“线上报名,线下摇号”的方式公平公正录取幼儿,助推幼儿园招生工作平稳有序;辖区2个“名校+”获评“西安市2023年度优秀市级‘名校+’”;两个典型经验被国家级媒体推广报道。航天基地教育系统荣获国家级荣誉8项、省级荣誉19项、市级荣誉109项。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下半年,航天基地将锚定教育强区目标,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让航天教育事业以更好、更强的姿态阔步迈进新征程:
强化顶层设计下好教育“先手棋”
规划蓝图,谋篇布局。持续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建设硬件上“高颜值”、软件上“高品质”的公办学校,挖掘学校亮点,凸显办学特色,形成特色鲜明、质量卓越、均衡发展的办学格局,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集团办学,均衡发展。以公办优质学校为核心,发挥好集团化办学作用,横向帮扶薄弱学校,纵向构建以骨干输送、轮岗交流、师资培育为抓手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辖区内辐射,促进辖区整体办学水平提升。经验推广,辐射引领。持续开展“名校引领促发展,名师助推好课堂”区域研修系列活动,打造优质公开课、精品微课,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举办区级“名校+”成果展示活动,开展“航天教育大讲堂”,为航天办学优秀经验的推广输出搭建平台。科技赋能,面向未来。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不断促进科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着力构建“均衡、多元、智能、特色”的教育形态,通过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学习成绩双提升。
积极担当作为打好教育“主动仗”
一要紧跟教育政策变化,持续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坚持学校多样化、特色化、高质量发展,让辖区群众在家门口有学上、上好学,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二要应对学位需求变化,做实做细摸底排查工作,全面掌握辖区内适龄少年儿童入学需求,积极挖潜扩容、切实做好学位供给保障工作。三要适应高考改革变化,深入解读高考综合改革“3+1+2”模式,根据新高考赋分制优化学生培养模式,开展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确保平稳有序打出安全“组合拳”
一要做好细节管理,强化教育系统全体风险意识,健全校园安全工作机制,落实安全培训制度,定期开展风险排查评估,筑牢校园安全稳定防线。二要畅通信息渠道,强化涉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用好风险舆情监测系统,将隐患风险扼杀在摇篮里,保障教育工作平稳有序。三要强化跨部门协作,协调解决资源调配、政策支持等问题,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教育是国之大计,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
未来,航天基地将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高水平办好每一所学校、高标准打造师资队伍、全方位提升教育质量、深层次推进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着眼学生全面发展、着眼民族复兴伟业,积极探索航天基地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让人民群众在更好的教育中收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