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NEWS
NEWS
央媒
多角度关注我市
新华网、中国新闻网
央视网等央媒
聚焦2023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
在西安开幕
本次大会以“硬科技·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突出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方位展示硬科技创新发展典型案例、项目和成果。
来自国内外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齐聚一堂,合力打造一场集学术交流、科技招商、产业融通、国际合作等为一体的科技盛宴。
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了
在2023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
开幕式上
西安硬科技重大突破发布
包括阿秒光脉冲测量技术、色如原子钟技术等前沿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此外
在本届大会的平行论坛
2023光子产业发展
暨硬科技成果转化论坛上
还发布了
光子时代光子产业发展白皮书
开幕式现场,西安市高新区作为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发布了建设三周年成效、西安市加快推进硬科技产业化发展若干措施、西安硬科技重大突破成果,并就共建西安“双中心”校地院地融合发展示范区签约。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中林,奕斯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东升作主旨演讲。
为进一步强化硬科技对西安市创新引领支撑作用,全力推进“双中心”建设,加速科研成果向科技产品转变,西安市出台了十条举措推进硬科技产业化发展,推动科学技术化、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创新生态化,布局一批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园区,引进领军科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打造种子基金、天使基金、VC、PE、S基金、并购基金的创投基金生态链矩阵,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
值得一提的是
本届大会开幕式现场还发布了
“西安硬科技重大突破”
涉及信息技术、空天技术、新材料
新能源、高端装备、生命科学等
6大领域
多项技术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实现进口替代
攻克了“卡脖子”技术难题
近年来,西安不断深化完善“支持硬科技研发—畅通硬科技转化一培育硬科技企业一做强硬科技产业”的硬科技发展体系,为西安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还有这些论坛
共同期待
作为集聚硬科技资源
展示硬科技成果
凝聚硬科技共识
促进硬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2023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期间
还将举办:
“双中心”建设专题论坛,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论坛、外国专家座谈会、2023光子产业发展暨硬科技成果转化论坛、2023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论坛、第24届全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网络年会等5场平行论坛,2023数字经济“新基建”论坛、2023新能源与智能车高峰论坛、2023中国(西安)人工智能产业高峰论坛、中国(西安)网络安全元宇宙产业论坛、增材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等5场专业论坛,签约一批光子产业战略合作计划,落地西安市先导产业创新中心集群等项目,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中国新闻网报道西安铁路局着力在提效率、调结构上下功夫、不断激发货运新动能。
今年以来西安铁路局
日均装车15495车
同比增加1042车,增长7.2%
截至11月1日
西安铁路局货物发送量突破3亿吨
达到30035.9万吨,同比增长7.1%
创历史同期新高
今年以来
西安铁路局坚持陕北、陕南
与关中齐发力
围绕“稳黑增白”
做好重点物资运输
着力在提效率、调结构上下功夫、做文章,持续关注市场变化,运用产品、价格、服务等措施,发挥陕北煤炭“压仓石”作用,加强粮食、砂石骨料、化肥等白货运输组织;坚持精准开车,持续推动“公转铁”,吸引适箱货源通过铁路运输,不断激发货运新动能。
图为浩吉铁路煤炭运输专线。李永平 摄
同时,西安铁路局把提升铁路货运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货运等部门加强与地方政府、上下游企业联系沟通,积极打造高铁快运、多联快车、铁海快线、国际联运等特色专业物流品牌。用好95306平台,加快发展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和冷链运输,组织各运输站段抓实抓细货运网格化、板块制、项目制物流营销服务,着力提升服务品质,为企业货主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
随着近期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转冷,企业和居民用电逐渐增加。西安铁路局以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电煤保供能力。积极配合陕西省发改委做好华中地区煤电市场调研,会同主要发运客户,解决好下游客户接货问题,推动中长协履约,提高大宗运量。
图为西安国际港站。钟翰林 摄
此外
西安铁路局加快中欧班列(西安)
集结中心建设
围绕量质齐增的目标
全力保障中欧班列高质量开行
西安铁路局根据外贸新兴市场变化
陕西企业主打外贸“新三样”
跨境电商“买全球”“惠全球”为重点
在服务“丝路电商”
跨境贸易发展上积极担当作为
持续抓好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机械制造等高附加值货源组织,突出境内外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时效优势,推行整车专列汽车出口运输模式,加快返程分拨方案实施,持续扩大中欧班列市场竞争优势,通过加密开行全程时刻表往返班列,推动国内货物集散列车入图,助力更多的“中国制造”通过中欧班列走向世界。
中国新闻网还报道了
长安区通过全域建设花园乡村
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蹚出一条生产生态生活融合
一产二产三产融合
城市乡村自然融合的发展新路
西安市长安区南依秦岭、北接市区,山、川、塬、河皆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长安乡村的写照。
长安区是涉农大区
山水相依、田园相生
为乡村建设提供了独特的生态
和区位优势
城乡交融、发展不平衡
也为乡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村企联动促乡村振兴方面,长安区引镇街道南寨西村通过招商引进“太阳葡萄小镇”现代农业园区,葡萄种植及加工占地1000余亩,“太阳葡萄小镇”以种植有机葡萄为基础,以酿造葡萄酒延长产业链,以葡萄酒文化为产业发展灵魂,建设成集种植、深加工、研学教育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
图为秦岭山下的水寨社区。 石芙蓉 摄
一幢幢红瓦白墙的新楼房,一条条整洁通畅的水泥路,房前屋后绿树环绕,四周环境优美宜人……在长安区子午街道东三村的新型农村社区水寨社区,一股产业兴旺、村容整洁、文明和谐的乡村新风扑面而来,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令人陶醉。
水寨社区地处秦岭北麓核心区域,周边分布环山旅游公路、子午大道、长安大道等多条城市主干道,距外环高速长安南高速口1.5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宜居村庄和长安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典范,村民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新生活。
据介绍,水寨社区一期项目
从2013年11月开始动工建设
于2016年底全部完成
村民整体回迁
当前,二期项目建设也全面竣工
建成三层安置房5栋
同步完成道路、绿化及室外照明等
配套工程建设
图为长安花卉交易拍卖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直播。
石芙蓉 摄
此外
长安区的花卉产业
也不断促进附近村民增收致富
位于黄良街道下北良村的长安花卉交易拍卖中心,让长安区及周边区域种植的鲜切花通过长安花卉交易拍卖中心进入全球市场,将中心打造成东花西送,南花北移的国家花卉枢纽地,聚力创新,协同互动的西北花卉引领核,服务本地,立足需求的都市生活“百花园”。
同步深化产业链、供应链
两链融合发展
加速构建花卉产业大市场新格局
面向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形态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西安正大力促进
“农文旅”融合发展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走西安特色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努力实现
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
编辑:仲月
主编:林晨
责编:高明煜
转载请注明出处
▼